2007年10月15日星期一
孩子夢天堂 (Stolen Summer)
故事講述兩個不同信仰的孩子,在七十年代的芝加哥的一個暑假所發生的感人故事。彼得與丹尼,一個來自愛爾蘭天主教傳統家庭,另一個來自猶太家庭,爸爸是一位拉比,在芝加哥一所猶太廟牧養。兩個在信仰和種族上不同的小孩,在因緣際遇下相識並成為好友。彼得在學校因頑皮而被修女訓斥,指他若在暑假不改過行善,走回正途,他便會步向地獄之門。在哥哥的「啟迪」下,彼得以為只要像保祿般令猶太人改信天主教,便是行善,因可令對方得救邁向天堂之路。只因單純的理想,彼得在認識丹尼後,一心令這猶太男孩改信天主教,在得知丹尼患有白血病後,確保丹尼能上天堂更成為彼得的當前使命。兩位小孩共享天堂夢,在家人的勸喻、教導、阻止和斥責下,一起探索人生、信仰的意義,尋找友誼和希望的真諦;他們的純真行為更讓兩位爸爸有所啟發…..
影片探討的雖是嚴肅的問題,卻以輕鬆惹笑的手法帶出。為了協助丹尼成為合格的天主教徒,兩位男孩一起設計了十項考驗,包括拋石仔、擲鐵罐、跳遠、游泳等。他們相信,只要通過這些考驗便能像其他天主教徒一樣可在死後進入天堂,而彼得更想到,以「麵餅」作為通過十項考驗的「獎牌」。這樣做固然荒謬「搞笑」,但卻反映小孩以積極、輕鬆的態度面對死亡,他們的純真友誼蓋過了死亡的哀傷陰霾,而進取的人生態度標示著對自己命運的主宰,努力在在有限的日子中完成夢想。他們對如何成為信徒可能有所誤解,但對追尋信仰和人生意義卻是認真的。正如當丹尼欲在猶太廟外提供免費檸水吸引猶太教徒時,拉比不單沒有阻撓他,反而稱讚他對待信仰的認真,認為他這樣做能讓信徒思考自己的信仰,而不是只做一個「慶節」基督徒。
其實,影片提出了很多作為信徒的我們值得思考的問題,包括不同宗教所理解的得救之路、教會之外是否沒有救恩、不同宗教種族之間的共存與包容、信條的寬鬆與一成不變、對耶穌人性的理解、面對不可知的事是否仍對上主充滿信心等等。
彼得在得知丹尼垂危時,希望將進入天堂的「獎牌」-麵餅(丹尼相信是耶穌身體的一部份)送到給醫院中的丹尼,故前往聖堂「拿取」麵餅,並對神父說,如果只因年紀小而不能領受耶穌身體是不合理的,那不是他所認識的耶穌;即使拿未祝聖的麵餅給丹尼,彼得認為耶穌不會介意。在那危急關頭,對簡單的彼得來說,耶穌不是一位只重規條而忽略人需要的主,他那句「那不是我所認識的耶穌」使神父也為之動容,對那些過份重視教義中的耶穌的人,他們可能忽略了耶穌人性化一面,以及耶穌對人的體恤憐憫,更是當頭捧喝!我們固然不應輕率對待聖體,但影片讓我們反省法律和規條的絕對性,我們是否有時候也太固守規條而缺乏彈性,忽略了人性和情境因素呢?
導演並非肯定彼得對救贖和進入天堂的看法,影片末段,透過彼得父親之口,讓彼得明白上主對人的愛和照顧實無分宗教種族界限。彼得的父親以自己的經驗為例,以生活化和顯淺易明的比喻,道出了上帝就如一位父親,不會將自己的家人置之不顧,而是希望眾人都上天堂,回歸父家。所以丹尼即使不是天主教徒,只要他是好人亦會上天堂。其實,上主的愛確實可涵蓋全人類,只是人以自己對上帝有限的理解,將人劃分類別和等級,造成很多人為障礙,不但防礙了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共處,嚴重的更導致宗教間的不和及衝突。
觀看此影片,除了欣賞孩子的單純和對人的真摯外,其實各人因應自己的經驗而有所改變和成長亦令筆者有所觸動。不論是傳統的天主教徒父親、開明的猶太教教士、天主教神父或是對生命認真而好奇的小童,都因著周遭發生的事,如兒子對信仰使命的追尋、家人的死亡、伴侶的勸諫、新一代對傳統生活方式的挑戰等,不得不對當下的境況和個人決定進行反思,因而擴闊了信仰觀和人生觀,以及改善了與家人的關係。而這種轉變得以形成,實有賴個人的開放態度和對他人的尊重,正如彼得的父親在堅守自己相信的原則和生活方式之餘,在經歷了種種事情後,亦聽取妻子的忠告,慢慢接受大兒子選擇走一條與自己不一樣的道路。
阮美賢(第五屆)
訂閱:
發佈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