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7年11月28日星期三

<竊聽者>與基本抉擇


<竊聽者>(The Lives of Others)是近期備受推崇的一齣電影,有人說藝術改變人性,有說關乎東德的政治。我卻從中看到基本抉擇的倫理色彩。
一個人,究竟是善還是惡呢?我們憑什麼對一個人作出判斷呢?如果單憑一件事、一個決定,就可以判定一個人的倫理價值,那麼他生命的其他部分,豈不是等同浪費?因此,我們相信人的整個生命,是有某一個最重要的抉擇,這就可以稱為基本抉擇。在<竊聽者>中,東德祕密警察韋斯勒上尉是一個對生命認真的人,即使他的工作,並不美好。從外在的環境來看,他是一個徹徹底底的壞人,從本質來看,他是一個好人,因為他願意的,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到最完美。他追求的是一種完美。
終於,他從被他監聽的作家身上,看到這種堅持的完美。劇作家基約‧戴文是一個堅持理想的人。他近乎完美:不抱怨國家的問題、愛自己的女人,即使她非常軟弱、為朋友出頭。他的生命,打動了監聽他的秘密警察韋斯勒。
但是,電影有趣的地方,是這個韋斯勒不斷幫忙戴文的同時,卻沒有和戴文有任何交集。他只是默默地為戴文掩飾,為他做出一切,最後更為他犧牲了自己的前途。然而,即使在東德圍牆崩潰後,韋斯勒仍然過著自己原來的生活。如果按照一般電影的安排(也合乎常理的安排),應該是戴文終於發現真相,並且為韋斯勒平反,於是韋斯勒沉冤得雪,成為人民英雄等等。
但是電影沒有。戴文在發現了真相後,只是遠遠看過韋斯勒,就離開。終於,戴文為此事寫了一本小說,把這件事記下來而已。
因為,真正的選擇,不需要外在的肯定;既然自己所選的是最真誠的決定,也許它帶來痛苦,也許它帶來美好,但是肯定的是,它是我自己生命的選擇。
女主角姬絲‧斯蘭是一個很好的對比。到最後,我們可以說她是善是惡呢?她出賣自己的身體又決心為男友重新堅貞;她出賣男友又為此而自殺。其實,這正正反映她對自己的生命,沒有一種真正的抉擇,於是她只有隨遇而安,只能讓命運對自己加以播弄。我們可以想像一下:如果她在自殺前一刻,知道打字機並未被發現,她又不會死去了。
不過,她只是可以活下來,不代表她能真正地擁有自己的生命。當我們不知道自己根本想選擇什麼,那麼的生活,真的有意義嗎?
最令我感動的是:基文最後得悉韋斯勒的抉擇後,為當中的美善所打動,重新明白自己生命的真諦。基文在書中對韋斯勒不致謝,不僅止於當年的相救,更在於當下的啟發,讓基文浴火重生,找回自己對於生命的抉擇。
什麼才是你生命的抉擇?

2007年11月10日星期六

密陽 (Secret Sunshine)


故事簡介:
帶著喪夫之痛的少婦申愛,與四、五歲兒子亞俊從首爾遷回丈夫故鄉密陽市定居。宗燦是申愛在密陽第一個認識的朋友,他粗豪卻心地良善,熱心地幫助申愛適應新生活,他對申愛一往情深,申愛只視他為普通朋友。
正當母子倆的生活安頓下來,俊竟然被誘拐及殺害。沉重的打擊下,申愛在一次福音聚會中,心碎地、淚流滿面地接受耶穌,繼而熱心教會的生活,跟主內同道分享愛與寬恕的經歷,喜樂之情經常溢於臉上。
故事至此,才進入戲肉部分。申愛為表示及宣揚基督的寬恕大愛,她到囚牢探訪殺害她愛子的兇手,與囚犯談起神的愛和寬恕。意外地,這次探訪後,申愛的性情大變,她惱怒神,質疑神,挑戰神,挑戰教會……瘋癲失常。最後走上自毀之路,幸好頑強的生命力教她懸崖勒馬,新生活新生命在望。
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
這不是一部福傳電影。這不是一部反宗教電影。
這是一部每位信主的、不時反省信仰反省愛與寬恕的基督信徒都應該看的電影。我夠膽相信,教外人不容易看出那信仰領域中探究寬恕的真義。寬恕,我們都知道,真的不容易。尤其對於那些刺入心肺的傷害,寬恕,往往變得可望而不可即,叫人怎辦得到?!
申愛初到密陽,經常跟鄰居訴說與兒子來這裡定居的原因──密陽是丈夫出生的地方,他生前常表示要一家人重返故鄉定居;他又認為孩子在鄉村長大比較好。她在努力壓抑和逃避那突如其來的喪夫事實,她的丈夫死於一次交通意外。她希望來到密陽重新開始,因為這裡沒有認識她過去的人。這些心底話,經由她與弟弟的談話中訴說出來。弟弟特意到密陽探望初居陌生地的姊姊和外甥。
居住在密陽這個小地方,大家的消息也變得格外靈通。申愛作為新居民,她的丈夫已亡的消息,很快就傳到她住所對面開藥房的夫婦耳中。這對熱心的教會執事夫婦掌握每一個向新鄰居傳福音的機會,他們出於真心誠意,希望將耶穌的愛與喜樂帶給這位悲痛的少婦。電影中富有意象的,是這對執事夫婦開的是一間藥房。他們除了售賣消除人身體痛楚的止痛藥外,還「推銷」甚至「硬銷」人們心靈上的止痛藥,至少我們看到導演是這樣表達的。
兒子俊慘遭殺害後,一股陰霾籠罩空氣中,極度傷痛的結果,是一滴眼淚也掉不下來的落寞,畫面上我們見到的是愛子葬禮後神情呆滯地蹲在地上的、臉色蒼白的、生不如死的母親。及後,她又被邀請到教會,在一次福音聚會中,申愛的眼淚像決堤的壩,聽到她聲嘶力竭的哭喊聲,以及猛力用手拍打教會木椅的響聲,大家都領略到,什麼是肝腸寸斷。在那刻,她信主了,成為基督徒了。此後,我們見到「不再一樣」的女主角--神采飛揚,滿有喜樂地告訴周遭的人:她已跨越那傷痛,因為她體會主耶穌的愛與感動。她的靈性高漲,以致到一個地步,她打算探望殺害兒子的兇手,告訴他自己已寬恕他了,還要將主耶穌介紹給他呢。為了這次「寬恕之旅」,申愛的教友們鼓勵她、表示佩服她,更有勸她毋須親身見囚犯呢,只要心中寬恕不已足夠嗎等等。教會的牧師與她詳談,表達關愛、支持和為她禱告。
在囚犯會面室,申愛與囚犯隔著玻璃面面相覷。這邊廂,我們見到申愛真誠地說完要說的,那邊廂,囚犯一臉平靜,同樣滿有誠意地,告訴申愛他亦已成為基督徒,神已寬恕他了。此時,鏡頭一轉,我們見到的申愛的臉,不是被期待的雀躍、興奮的、為他感謝神的臉,而是轉瞬間已變成十分慘白的一張素臉,甚至可謂是驚訝中注滿失落的臉。走出探囚室,申愛絕望地暈倒了。
從這天起,申愛一反常態,情緒波動,她的眼神充滿對神的怒火,在牧師和教友前脫口說:「神怎可以在我還未寬恕他(兇手)之前,已寬恕了他?」兇手的皈依和被神寬恕,直叫申愛怒火中燒。心底深處,她緊握寬恕的權柄,連神也不可插手,神已寬恕,代表祂越權了。申愛的憤怒源於她扭曲了寬恕的真義,從來,寬恕都應該由神做的,人本身沒有能力去寬恕。換句話說,人需要透過神的寬恕,始有寬恕的能力。
顯然,申愛之前對信仰的熱忱一如服了心靈的止痛藥,尚未從根本地治癒她整個生命的傷痛。表面的熱忱和喜樂只是「虛火」,如煙似幻缺乏根基,像福音中描述那愚笨人建房子在沙土上,風吹雨打後,房子已蕩然無存。申愛還未寬恕,靠著自己她做不到寬恕。
這是一部優良的信仰深省電影。申愛的信仰寫照是絕大多數教徒的信仰寫照。電影亦不時出現諷刺宗教熱誠者的片段,例如申愛色誘開藥房的執事先生,他沒有抗拒她,在日光之下,申愛要讓神目睹他倆犯罪的時刻。我相信導演要問的,是我們是否矮化了信仰?宗教的熱忱及帶來彷彿是喜樂的現象,能否讓人進入信仰的核心,獲得生命的轉化,將寬恕的權柄交回給神,讓神成為我們真正的主?
電影中描述女主角兩次上理髮店,具有電影語言的意象。第一次是她初到貴境,開展新生活,燙髮希望以新形象示人;第二次是最後她變得瘋癲失常,胡亂下割脈失血,僅存的生命力告訴自己,警號響起了,是求助的時候。電影沒有交代她住了多久醫院,出院後,她第一個要去的地方,正是理髮屋,再次,她要重新開始。而且,這一次,她要自己剪頭髮,她要自己出主意。戲劇性地,她不是出院後直接歸家的,她是在理髮師埋首為她理髮時,忽然站起然後離開,才返家自己剪頭髮的。
劫後重生,或許申愛開始面對生命的傷痛,不再逃避,不再以表面的宗教麻木自己,欺騙自己,做一個真正的寬恕者、愛者。

梁鳳玲 (第十五屆)

2007年11月3日星期六

天主現身又如何?談「嚟多件衰鬼上帝」


電影的中譯叫做「嚟多件衰鬼上帝」(Evan Almighty,其實是主角的名字),我則是嚟多件電影講啟示。

所謂天主啟示,就是天主願意現身,讓你知道祂的存在,並且相信祂。對於沒有信仰的人來說,就覺得好無聊:如果成個天主擺出彌敦道,誰還敢不信。大概很多人把天主當正倚天劍:「倚天一出,誰與爭鋒」,於是全世界都拜天主,收工,一天光曬。你班信教佬,日講夜講,多餘。

這齣電影正正告訴你:擺個天主係你面前,你都好難信。
電影由神秘啟示開始,先是鬧鐘次次在早上六時十四分響起,代表創世記六章十四節:你要用柏木造一隻方舟,舟內建造一些艙房,內外都塗上瀝青。可是主角Evan視而不見,聽而不聞,連閙鐘都塞到一角去。
跟住木材、建舟工具殺到,主角就當人家送錯貨,即使上面的地址姓名明明是自己的;一雙一對的動物陸續現身,又當做自己家處邊荒,不足為怪。好了,天主都無你咁好氣,自己出面叫主角做方舟,又被人當作神經漢。終於,這位Evan議員意識到那個神經漢真的是天主後,他竟然夠膽不即時五體投地,大聲說:「奉你的旨意如同在天上。」反而是想盡方法回到自己世俗的事務中。不過他的對手是天主,結果當然是敗下陣來,在參議員會議中,被天主變成穿成諾厄個樣咁,乖乖去做方舟。

好了,動手做方舟,又自然全世界以為他發神經,鄰居日日行過都笑佢,老婆和兩個仔都要返娘家。

荷里活電影當然不會要主角衰曬,所以後來是結局圓滿,眾人眼中的傻佬變英雄。此處不表,留給各位自己去看。我想再講下去的是:
今天談啟示,好少神學家還是如收數佬般,把一本聖經大大力擲在你面前,然後說:先生,啟示黎架﹗從這齣電影中,我們就很容易明白,啟示不可能是一樣明明白白的東西,因為啟示必須人自身的認同,這個啟示才可以發揮她真正的意義。即使天主真的走到你面前,如果你堅持祂不是天主,老實說,邊有電影中咁戲劇性,天主迫你聽話呢﹗
今天我們都稱這種是「位際性」的啟示觀,就是強調授受雙方的互動,而只有在一個良好的互動中,啟示的意義才真正發揮﹗

所以,即使天主真的成個坐係彌敦道,都仍然要有人有好奇想,走向去問:阿生,你邊位?啟示的意義才會真正開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