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4月28日星期二

讀愛的信息


『讀愛』是琦溫絲莉第二套金像獎提名的電影,她飾演一位法西斯份子漢娜,引誘了一位15歲的男生,因她是個文盲,所以每次做愛後都叫他讀故事給她聽。

電影要表達的是人性的兩極性,人性不是善惡分明的。漢娜本身只服從組織命令,對人冷酷無情,但她在聽小說,聽宗教音樂卻流露出深度的情感,甚至喜歡到流淚。她對男孩也不是一點感情也沒有。

作者要說漢娜毀了兩種人,一是男孩,他對她終身不忘,導致婚姻失敗;另一種是猶太人,他們被她挑選送去焚化爐。至死,漢娜並無悔意,但一個鐵石心腸的人卻為自己目不識丁而羞愧,寧願被屈也不願讓人看她的筆跡。這就是信息:人性豈能以黑白二字概括?

由男孩至成年人,男主角都不斷想著漢娜,因她給了他一生最甜美的時光,他作法學生時,到法庭聽審,才知道她的惡行。但體諒她不想人知道她不識字,故不向法庭舉報此事實,讓漢娜自己選擇被屈成了主謀。漢娜被判後,他為她讀小說,寄錄音帶給她,讓她學會閱讀,漢娜死前,男主角去探監,知她並無悔意,他明知她不對,但情感上卻不能放棄她。

從某個角度,對方萬惡不赦,但從另一角度,對方卻刻骨銘心,這就是人性的縱錯複雜處,慨歎!我看後也不禁想,男主角能看到漢娜美她的一面,所以沒有放棄她,天主於我們也是一樣,沒有光看我們的十惡不赦,反之不斷給我們回頭的機會。對漢娜那樣至死不知自己惡行的人,我們應為她們不斷禱告,天主自有定論。

阿信

2009年4月7日星期二

夢想與幻滅 ─ 浮生路

故事以美國50年代為背景,里安納度狄卡比奧和琦溫斯莉飾演的一對年青夫婦,認為人生不應是任由命運擺佈:男的一輩子做一份不感興趣的牛工,每天坐著火車上,下班;女的本來修讀戲劇,但卻被關在郊外小鎮,平淡無味地看孩子、燒飯、洗衣度日。兩人中,妻子性格較強,認為要重拾夢想,使丈夫成為他自己,唯一辦法是離開小鎮,移居巴黎追求理想人生。丈夫比較猶疑,對未知也感到恐懼,但也決定賭一回。這時恰巧發生了兩件事:一是妻子懷孕,兩人於是計畫打掉孩子去解決,但另一件事是丈夫獲得升職,加了很多工資,於是男的決定放棄夢想,選擇妥協。但女的卻接受不了。接受不了的是,她發現所愛的人原來不是「興眾不同」他們之間已沒有了共同語言。她受不了生活的空虛、寂寥,她執著消失了的機會,墜入了絕望,彼此間互相埋怨,互相毀滅。丈夫告訴自己,妥協並沒有甚麼大不了,但被人指出他因為害怕而放棄就大怒。夫婦二人都在絕望中爭紮,找婚外情去逃避發洩。表面上丈夫放棄夢想成功,妻子卻選擇以流產自戕。妻子最後因失血過多而死,而丈夫回到城市居住,表情哀傷,是痛失妻子或是心痛夢想幻滅?

我看完戲,起初覺得妻子太執著,愛情需要犧牲,遷就丈夫也就算了,為何要苦纏自毀?再思才發覺原著作者Richard Yates的用意並不在此,他說的是個人夢想與社會氛圍對抗的事:人人都這樣活你也該如此,如果不,你就是瘋子了(戲中出現了一個)。個人的夢想就在現實及沒有人認同中湮沒,自毀、互相毀滅,都只是一種垂死爭扎,看著,我彷佛走進了時光隧道,那青蔥歲月的我不是曾痛不欲生地反抗過?不是曾想以自戕去抗議夢想的被蠶食,被湮沒?但最終,我不是成了戲中妥協的丈夫,一臉迷茫,時有哀傷地面對浮生路?

浮生路是套苦戲,不單是講愛情消失了的苦,對有些人來說,它是講人生大苦的戲,很沉重。

我畢竟走在回家的路上了,儘管跌跌撞撞,但一切全憑主的憐憫和帶領。

阿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