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2月26日星期二


這是一齣有關時裝世界的電影,當中女主角沙安蒂(安妮夏菲維)是一個有志當傑出記者的新人,奈何工作難尋,結果時裝雜誌的工作,她也願意嘗試,因而成為了潮流界聖經《RUNWAY》總編輯裴美蘭(梅麗史翠普)的助理。這份工作是千萬潮人的夢幻工作,但沙安蒂對潮流毫無觸覺,只是生活迫人,才上班。但是面對極強勢的老闆,加上沙安蒂自己不服輸的心理,於是她逐漸投入工作,變成穿著時髦的美艷又能幹的OL,而和她自己原來的生活與夢想,愈來愈遠了。
在這齣電影中,沙安蒂和裴美蘭其實是一個對照。沙安蒂逐步走向裴美蘭,如果她繼續在這個時裝界工作,她就不能不變成如裴美蘭般。電影中屢次有沙安蒂與男友爭執的場面,每一次沙安蒂的對白都是:我沒有辦法﹗就是如此。她其實沒有說錯的,只要她繼續做這份工作,她就必須全身全情投入,因為她的工作的性質就是如此。
也因此,她最後發現,要找回自己的生活,找回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情,唯一可以做的,就是抉擇,不做這樣的工作。
我覺得整齣電影,簡直是倫理神學中有關基本抉擇的典型例子。基本抉擇,指我們在生命中最核心的選擇。按照《神學辭典》的解釋,這個抉擇往往不是一次性的,也未必是很容易察覺的,但是它往往是在我們生活中每一個選擇中浮現出來。在電影中,沙安蒂並不認同裴美蘭的態度、價值觀,但是在工作中,她一步一步面對挑戰,不知不覺間,她就同樣地變得不擇手段。整個改變,不是在一刻出現的,但是當她選擇了這個工作,她就不得不變成這樣的一個人。
基本抉擇也是這樣。當我們內心深處決定了選擇天主,我們就自然而然,在每一件上,不知不覺地,做出基督徒的選擇。可是,如果我們選擇的是自己,對不起,即使你的身分仍然是基督徒,實質渡的生活,在一個又一個細微的選擇中,你仍然是自我自利的人。
當然,基本抉擇也會在人生最關鍵的時刻浮現,在電影中,沙安蒂最後所以選擇離開時裝界,正正因為她經歷了裴美蘭有關職位的權力鬥爭。她在這個過程中,發現自己對裴美蘭的關心,同時又看到裴美蘭的無情,並且明白到,自己繼續這份工作,總有一天,也要是這樣的無情。於是,她終於抉擇了,要抽身而走。
雖然我們每天的選擇,也潛藏了自身的基本抉擇,但是要真真正正看到自己人生的基本抉擇,往往也是要在大事情上,才可以看清楚,例如是領洗、例如是結婚。當我選這而不選那時,我們可以問問自己,究竟自己的人生,在追尋的是什麼。

2008年2月19日星期二


十誡

近日逛影碟店,終於讓我找到一直希望買到的「十誡」。但這部並不是1956年派拉蒙電影公司那一部,而是2000年後,由羅拔道漢林執導的版本。
這部「十誡」的故事發展,與1956年版或迪士尼的「埃及王子」相去不遠,但最特別的,它的重點並非放在奇蹟,而是要放在梅瑟對自身角色及對使命的承擔上。
故事前半仍以法郎下令殺希伯來男嬰開始,梅瑟仍是被埃及公主所救並收為義子。但埃及公主卻答應了梅瑟的生母,讓他得知自己的身世。這約定便成了梅瑟前半生痛苦的根源:我是誰?無論是童年時得知自己身世,或當他因殺人逃到米德揚,被耶特洛問他是甚麼人時,他都不知道自己是誰。甚或在曷勒布山上被天主召叫時,他仍是拒絕認同自己的身份。話雖不願意,但他仍接受使命。但亦因為他的接受,與羣眾一起,他才清楚確認自己是誰。天主很少直接將答案交給人,卻願意告訴人怎樣找到答案。
故事以過紅海為分界線由這部份開始,梅瑟雖了解自己的使命,卻又有新的問題:我應如何承擔?作為領袖,他為前路未明而擔憂;以民卻一再抱怨,更甚者,當中更有人打算叛變;外又有阿瑪勒克人侵襲。而他越要堅持,失去的卻又越多:先是失去一起成長,最愛的好兄弟――受命追捕以民的埃及士衛長米勒,然後是決定放棄妻兒,好友因犯姦淫殺人罪而不得不將他處死等,都令梅瑟心亂如麻。但每次他希望聽到天主的聲音時,總是聽不到。他多次問天主自己應該怎樣做,甚至要求天主取去他的性命,免他繼續煩惱。有時,當我們越希望承行天主的旨意時,越是發現問題多,而且有如滾雪球一樣,越滾越大。正如耶穌教導門徒:跟隨我的必得百倍償報,連逼害也在內。但這一切有沒有出路?電影中,梅瑟因明白天主為何沒有名字是因為祂無處不在而喜悅,因得到十誡而平安,因得見福地而喜悅。
從信仰角度看,梅瑟面對挑戰時的反應與我們分別不大,但相信他比我們更明白:祂未曾應許,天常蔚藍,花兒常開。祂卻恩許,祂的慈愛常在。
大凱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