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12月12日星期三

感謝主給我一頭孟加拉虎


Yann Martel是少年Pi的作者,故事有多重結構,多重象徵意義,不知作者是否像Pi集印度、回教、基督教徒於一身,但為我作為基督徒的,這故事真是很有屬靈的的啟發性。

少年Pi和父母、兄長乘郵輪由印度移民到加拿大,途中遇上大風暴,船沉了,Pi和一隻斑馬、一隻猩猩,一隻土狠,和一隻孟加拉虎在救生艇上,結果,土狼吃了斑馬、殺死猩猩,最終土狼被老虎所吃。剩下來Pi要面對的是頭孟加拉虎,他首先利用救生艇的木板做了一個小木筏,自己坐在其上,避開和老虎同坐一船,又在艇上找到汽水餅干充飢。但長此不是辦法,所以他逐漸學會茹毛飲血,並要設法馴服老虎,一切都充滿艱辛。由文明到回復野蠻,弱肉強食,學習適者生存的遊戲規則,看見自己變成了一頭野獸,是一種極度痛苦的精神虐待,所以影評家說導演李安只「輕度」表現現實的殘忍,避過了書中描寫極度慘不忍睹及極度絕望的情況。影片沒有拍的另一段是,Pi被太陽灼傷,因缺水導致短暫失明,昏亂中他聽到一位失明飄流者的聲音,這位失明飄流者想上船殺死Pi,但卻被老虎所殺。最後Pi遇上大風暴,他所有的食糧、濾水器都失去,他在暴風中大聲問天主,為什麼天主已拿去他的家人,但現在連僅餘的少許求生工具也拿去?這一節真是約伯再世;Pi和老虎都被風暴折磨得奄奄一息,自料必死,但卻飄流到食肉島,幸好他發現該地不能久留,遂再出海,冒死飄流到墨西哥灣被救,老虎上岸則頭也不回地走入叢林中。

這是故事的第一個結構,第二個結構是Pi被救後,保險公司查問他沉船的原因,他講了上述故事卻得不到保險公司的接納,所以他就講了另一版本,他說救生艇上根本沒有動物,卻有四個人,中國水手、兇惡的厨子、Pi的母親和Pi;事實是在飢餓下,厨子殺了水手吃他的肉,因Pi和母親欲阻止,厨子殺了Pi的母親,Pi盛怒下殺了厨子,用他的肉喂老虎,自己也吃了些,因為一切太殘酷,太不堪回首,所以他講了一個讓自己說得出口,別人也聽得入耳的版本。

作者的高超佈局,千絲萬縷的象徵,我不能盡言,但激動我的是故事所啟示的宗教意義。一個人飄流大海227天,是誰支撐他生活下去?答案是那隻老虎!因為怕被老虎吃掉,Pi打醒精神,激起鬥志,為老虎找食物、找食水成了他精神寄託,因有信仰,Pi認為自己不死,已是奇蹟,所以無論怎樣艱難,他都堅持;堅持是絕望的敵人!他在暴風中問天主為什麼,其實孟加拉虎 人生的困厄 就是答案;沒有了老虎,Pi根本沒法堅持下去;沒有了我蒼桑的一生,沒有了我的孤寂無聞,沒有了盡心自發卻得不著認同,我就沒有了在人生蒼桑道場飄流的意志;Pi失去的就是他所得到的;為每個基督徒也是一樣。孟加拉虎 人生的困厄─就是約伯的答案;Pi雖在谷底,仍覺得神有照顧他。我也如是,我朝不夕保的工作令我在生計的惶恐中奮力求生,超越自己,在學識中開創新的領域,死不服氣,要愈做愈好,這就是天主照顧我的方式。

書評人說書的第二結構顯示的是人在弱肉強食的世界獸性盡現,Pi的兇殘性就是孟加拉虎 他人性惡的顯現,所以孟加拉虎是Pi的敵人也是同伴,珍影不離。我覺得這解釋也不會淪為無神論,因為我們的墮落,我們的罪性,我們才需要主的救贖。就是因為孟加拉虎,我才看清楚自己可以是那末決絕,頭也不回地選擇自以為是的自由,就是因為這頭孟加拉虎,我才知道自己可以變得如此面目猙獰,所以離開了神,我就會迷失在自以為是的森林。書評人說宗教是救生艇,我說天主救生艇,而孟加拉虎就是主用來救贖我的工具;我像約伯,在人生的暴風中質問天主良久,今天終有答案,感謝主給我一頭孟加拉虎。(導演李安是電影大師,因為他,我才看了書評,從而得到啟發)

 阿信
2012/12
(參考sparknotes.com)